
摘要:
目的分析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女性子宫肌瘤的优势。肯定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作用。方法本次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康复效果和术中出血量。结果住院时间上,对照组为(8.76±1.34)d,观察组(5.32±1.34)d;术中出血量,对照组为(152.12±23.75)mL,观察组(94.13±20.65)mL;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治疗显效24例(40.00%),有效25例(41.67%),无效11例(18.33%)。另外,在治疗有效率上和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可降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传统开腹手术;子宫肌瘤;效果比较;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良性肿瘤之一,主要发病原因是子宫平滑肌异常增殖[1]。传统手术为开腹手术治疗,虽具有良好效果,但是并发症多,创伤大且出血量多。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成为主要治疗手术方法之一,该方法采用微创方法,提高了治疗效果。为进一步了解该方法的作用,本研究将12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近1年内由于子宫肌瘤入我院检查患者12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年龄42~58岁,平均(49.6±7.8)岁。患病时间1~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研究结果无影响,可进行试验,满足P>0.05。
1.2方法:
两组均由我院专业医师完成,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患者取仰卧位,术前进行全身麻醉,切口选于患者下腹部中心位置处,确定子宫肌瘤位置。确定后将子宫浆肌层切开,使病灶完全暴露在外,手术全部剥除病灶,并进行止血处理,清理皮肤后采用常规方法缝合伤口。观察组行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术前进行全身麻醉,术中保持CO2压力在12~14mmHg。手术切口位于患者肚脐以上1cm处,切口宽度1cm,穿刺为10mm的戳卡进行[2]。通过腹腔镜全面检查子宫肌瘤的尺寸、位置、是否有粘连等问题,从左右髂上棘1~3cm处切开术口,将肿瘤患病部位切除。为分开子宫肌瘤与周边非病变组织,可在其周围组织注射垂体后叶素。假包膜使用超声刀切开,将肌瘤与正常组织之间分开,采用双使极电凝止血。清理干净后缝合切口,缝合方法同对照组。
1.3观察指标和诊断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子宫肌瘤全部剔除,术中出血量少,恢复时间短且回访无复发;有效:子宫肌瘤全部剔除,但术中大量出血,术后恢复快,但回访有复发现象;无效:子宫肌瘤未全部剔除,术中大量出血,初夏严重并发症,疼痛感强烈。总有效率=(显效 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资料软件选择SPSS21.0,记录所有数据,并以方差、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则记做P<0.05。
2结果
住院时间上,对照组为(8.76±1.34)d,观察组(5.32±1.34)d;术中出血量,对照组为(152.12±23.75)mL,观察组(94.13±20.65)mL;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治疗显效24例,有效25例,无效11例。总治疗有效率为81.67%(49/60),观察组治疗显效34例(56.67%),有效23例(38.33%),无效3例(5.00%),总有效率为95.00%(57/6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30.00%(18/60),观察组11.67%(7/60)。所有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女性疾病之一,多发于中年女性。B超检查可见白色有包膜结构。患处组织已经与正常组织完全不同[3]。子宫肌瘤与孕激素和雌激素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孕期女性患子宫肌瘤的概率可能提高。由于子宫肌瘤的数量和位置不同,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较大差别,这使得该病容易被忽视。传统治疗方法为开腹手术治疗,但是治疗中创伤大,出血量大且出现其他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康复[4]。为了提高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临床上研究并推广使用了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方法,该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采用对子宫全面检查的基础上,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手术对子宫的破坏程度[5]。但该方法在止血上具有一定的难度,通常需要与垂体后叶素和电凝联合使用。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其治疗效果,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验证了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积极作用。
综上,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于子宫肌瘤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可降低并发症和临床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玉华,翁庆莲,黄丽华,等.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后口服复方醋酸棉酚片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99-101.
[2]陈聃,刘毅智.开腹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7):182-183.
[3]刘青建,刘彩萍.子宫全切术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4):41-42.
[4]李梅.腺肌瘤剔除术与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对比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9):1136-1137.
[5]吕向红,陈楠,王彩霞,等.传统剥除术与腹腔镜下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比较研究[J].吉林医学,2016,37(8):1963-1964.
临床医学(英语:Clinical Medicine)主要是根据基础医学的基础,对病患的问题(有关身体或心理的疑问、不适或疾病)加以诊断、治疗的学科。
临床医学的内容极为广泛,分类也有多种方法。 以内涵而言,涵盖了临床诊断学、临床治疗学等。 以所处理对象、方法或器官系统的不同,也可区分成各个临床学科,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小儿科学、精神医学、神经科学、泌尿科学、 皮肤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康复医学、麻醉学、骨科学、放射科学、急诊科学等等,但以上的分类并不是统一的分类,可因各地或各医疗机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区分方式。
更广而言之,对象是病患(人)的学科,即可加上临床两字,如临床药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均可归类于临床医学相关的学门。
欢迎联系我们报考临床医学专业。
上一篇:
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