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观察分析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的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某院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128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而对观察组的患者的采取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手术结束之后分别调查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的总有效率为90.62%,对照组患者满意度的总有效率是71.9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管理过程中,意义重大,影响显著,该方法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所以精细化管理值得在手术室管理中推广。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手术室;应用;
精细化管理的精髓在于精和细,即说明当我们在使用精细化管理的手段时,不仅仅只是要注重服务水平,而且要在医院管理的过程精益求精、注重细节[1]。所以医院进一步的制定了一系列与精细化管理相联系的规章制度,以求形成相当具体的管理章程,以保证医院员工的工作质量。而其中手术室是进行手术、医治患者的重要场所,工作张力大、压力也相当巨大、操作十分复杂,且任务量繁重等特点,所以需要引起医院的重点关注。且对手术室人员,包括医师、护士等应当进行相当严格的培训,保证手术室的工作毫无差错,正常进行,因此,对手术室管理实行精细化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分别对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手术室管理中分别采用常规管理方法和精细化管理,根据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调查,观察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某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28例,这些患者治疗时间均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按照随机均分原则将其分为64例的观察组和64例的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有男性患者有31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在32~68岁,平均年龄为(47.24±5.43)岁;观察组有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在31~70岁,平均年龄为(49.88±6.31)岁。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所以是具有可比性的。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管理的方法,在患者接受手术之前进行探视,仔细查询患者的病历,充分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开始手术之前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尽量减少患者的担忧害怕等负面情绪。进行手术之前,确认手术项目,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必须在相应记录表上签字。
1.2.2观察组:
对观察组的患者给予精细化的手术室管理方法,具体情况如下所示:(1)对医院的员工,包括医师、护士等进行广范的宣传教育,普及管理的规范过程,加强员工的自我规范意识。(2)在对手术室的管理中,应对进入手术室的人都进行严格要求,包括着装、消毒等处理,对手术室也要定期的检查,包括设备检查、环境监察、定期消毒等。(3)为医院制定科学的精细化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护理人员自身也需抱有积极的学习心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还需严格要做到细心、全面,力争没有相关遗漏,同时医院建立一套监督奖惩体制,执行岗位责任制、量化管理等制度,保证精细化管理的正常进行。(4)对手术室的物品也要进行精细化管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的水平日益提高,对医院的要求也更多,而对于手术室的各种物品管理人员也为其制备了更加规范有效的管理手段,在手术室内的一切物品都被安排了一个固定的地方,有菌和无菌的物品要进行严格的区分,按类安放,并隔离安放有菌的物品,因为对手术室的医疗物品消毒灭菌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毕竟手术室的环境直接影响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概率,所以手术室中各种器械物品均都要按国家标准进行相应处理,同时医院要及时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将医院术后感染的概率降至最低,同时安排专人管理,定期对其进行补充整理,专人编写手术常用物品表、每次使用都要进行详细的使用记录登记。包括各种仪器的使用记录、对器械的规范保养记录、对医疗废物的回收处理的记录、物品消毒的记录等。任何细节都应该记录在册,方便意外发生后寻找原因所在,同时有助于注意培养谨慎的工作态度。
1.3评价指标:
医院应该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调查反馈方法,依据具体的审核标准和患者在手术室的实际情况,制作关于手术室管理满意度调查的相关工具。此调查的调查对象包括医师、护士、患者及患者家属等。调查的实际内容包括对环境卫生情况、医务人员专业技能、服务态度、器具的准备情况及使用、护理工作等进行调查。手术3h(或等患者方便时,但不超过2d)之后进行详细调查和评分,作好记录,比较手术室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各方人员的满意度变化情况。同时也认真考虑各方人员给予批评的和指导意见。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中的共128例患者对手术室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总分100分,>80分,为显效;>60且<80,为有效;60分以下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 有效率[2]。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若计量资料是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的,则采用t检验;若计数资料是以百分率(%)表示的,则采用χ2检验,如果结果是P<0.05,则说明两组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观察组患者满意的总有效率为90.62%,对照组患者满意度的总有效率是71.90%。二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在手术室管理中相较于常规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是更有应用价值的。
3讨论
精细化管理事实上是一种基于常规管理的更先进的管理方式,是常规管理方式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是管理中的一种新型模式[3]。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主要是为了最大程度减少资源消耗,减少理所需成本,精、准、细、严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及思想[4]。精、准、细、严中的精指的是求精,这就要求医院相关人员对问题要进行精确和全面的考虑,精、准、细、严中的准就是准时、准确,精、准、细、严中的细就是细致认真,要求医院相关人员要将管理及相关流程做细,精、准、细、严中的严主要是指执行方面,要求医院相关人员控制和执行好具体流程及完善管理制度。把精细化管理应用在手术室管理之中,首先要确定手术室管理的具体目标,根据手术室的基本工作原则、常规方法程序、对手术室护理系统的全部要素进行计划、协调、指导、组织、控制并对相关流程进行改善,确保手术室管理的质量水平[5-6]。规律性和可操控性作为精细化管理重要的特征,能够确保手术室的管理达到流程化、量化和标准化。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价值显著,因为手术室是拯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场所,而手术室的管理方式间接影响到患者,甚至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手术室里的工作相当复杂繁琐,一些细小的错误甚至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所以医护人员必须要从细节上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杜绝意外出现的可能性。精细化管理不但可以使医护人员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增强医护人员的相关专业技能,直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所以在手术室的管理中具体使用精细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增加医师和患者双方的满意程度;精细化管理还可以使手术室各阶段环环相扣,密不可分,最大的减少了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手术室分别采用常规管理方法和精细化管理方法,对比两组的调查结果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0%,对照组总有效率70.60%,这说明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使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医院提供了更好的服务质量,这有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减少医患矛盾,值得在临床多加利用,为患者谋福祉。
参考文献
[1]王燕,张爱华.手术室管理对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与控制[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9):1127-1128.
[2]周敏.工作坊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22(31):1711-1713.
[3]林琼娥,柯雅娟,许晨耘,等.目视管理在洁净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3,24(12):1869-1870.
[4]傅玉萍,谢雪莲,谭静.标准化护理方案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83-84.
[5]曾小兵.加强手术室护士工作细节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2014,35(3):651-652.
[6]郝建敏.分析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其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247-248.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 临床即“亲临病床”之意,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预防和治疗以最大程度上减弱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
学 位: 医学学士、医学硕士、医学博士
学 历: 研究生、本科、专科、中专
学科代码: 1002
二级学科数: 18个
欢迎报考咨询临床医学专业!
上一篇:
基于风险防控策略管理对医院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的影响
下一篇:
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