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针对患者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运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所取得的效果展开分析。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患者120例,运用数字表法对其分组,参照组应用全身麻醉,研究组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结果数据表明,研究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明显比参照组低。手术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动脉压与参照组进行比较明显较低P<0.05。结论在直肠癌切除术中运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够取得可观的效果,使得患者的苏醒时间得到有效缩短。
关键词:直肠癌切除术;腹腔镜;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疗效;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通常情况下其在齿状线和直肠乙状结肠相交处出现。目前临床上清除病灶常使用直肠癌切除术实施。近些年微创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手术中运用不同的麻醉方式会对手术的安全性与患者的康复情况等都造成影响[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患者120例,运用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和参照两组。在研究组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例数为32例,女性患者例数为28例,患者年龄分布范围为37~63岁,年龄中值为(46.8±3.9)岁。参照组的60个患者中,男性患者例数为35例,女性患者例数为25例,患者年龄分布范围38~65岁,年龄中值为(48.6±4.2)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基础资料进行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能够展开对比。
1.2方法:
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前都要肌注阿托品以及安定。全身麻醉是参照组所运用的方法,其具体内容有运用咪达唑仑、芬太尼和维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在进行连续泵注时运用丙泊酚,维库溴铵和芬太尼静注时需间断性实施,吸入为1%~3%的七氟醚。设置呼吸机辅助通气频率为10~14次/分,10~12mL/kg为VT设置值,1∶2为I∶E设置值。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为研究组所用方法。患者穿刺的部位为T12~L1椎间隙,在头侧放置管,将2%的利多卡因注射进硬膜外腔中。运用丙泊酚静脉泵注实现维持麻醉。呼吸参数与参照组一致。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为对比两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与正确回答问题时间。并记录手术治疗开展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2-3]。
1.4统计学方法:
这次研究中各项与所选取患者相关的数据都导入到SPSS18.0中进行处理,使用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来表示计量资料,t作为检测指标,包括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正确回答问题时间等,计数资料则使用百分数的形式来表示,卡方作为检测指标,主要表示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其中P<0.05时证明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存在。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
结果数据表明,研究组患者所用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正确回答问题时间分别为(4.7±1.6)min,(7.3±2.2)min、(8.0±2.7)min。参照组患者所用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正确回答问题时间分别为(9.2±3.1)min、(12.2±3.9)min、(17.3±5.8)min。由此可知,研究组患者所需的苏醒时间显著少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说明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00,t=8.082、11.797、8.002。
2.2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手术治疗开展前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分别为(79.9±7.3)mmHg、(80.2±7.1)次/分,参照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分别为(106.5±10.2)mmHg、(103.4±7.1)次/分,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参照组进行比较明显较低,组间数据差异显著,说明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00,t=16.427、t=17.897。
3讨论
直肠癌切除术运用腹腔镜开展,将人工气腹压建立起来是基础,其能够增高患者腹腔内压力,阻碍了静脉回流,从而降低心排血量,使得心交感活动能力提高,很容易造成患者血压与心率发生升高,导致高碳酸血症的出现,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危害。在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仅仅运用全身麻醉,虽然可以在大脑皮层投射反应中起到阻止作用,但是很容易会出现手术部位刺激脑垂体,在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比较大,而且联合用药能够减少各类静脉药物、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患者苏醒所需时间也明显减少,姑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苏醒时间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较短。硬膜外麻醉是在硬膜外腔内注射麻醉药物,使得脊神经根得到阻滞,造成其阻滞区发生可逆性的麻醉效果。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是应用持续性给药联合硬膜外腔间断注药的原理,使得麻醉药品的血药浓度得到有效保持,使得神经阻滞完全得到保障,有效预防出现麻醉效果不稳定的情况[4]。
本次研究中,参照组采取全身麻醉方式,研究组采取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结果表明,研究组的苏醒时间明显比参照组短,研究组患者手术治疗结束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低于参照组,位于正常范围内。因此,在直肠癌切除术中运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够取得可观的效果,使得患者的苏醒时间得到有效缩短,值得在临床上推荐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谢福勇.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26):90-91.
[2]黄立新.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6,35(11):108-109.
[3]闫纪忠.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3):3072-3073.
[4]钱大东,石先伦,赵志海,等.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3,42(27):3217-3218.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 临床即“亲临病床”之意,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预防和治疗以最大程度上减弱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
学 位: 医学学士、医学硕士、医学博士
学 历: 研究生、本科、专科、中专
学科代码: 1002
二级学科数: 18个
欢迎报考咨询临床医学专业!
上一篇:
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对比
下一篇:
两种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的临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