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择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期间本院体检人群1054例,均接受体检及信息采集,分析其脂肪肝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 1054例中检查脂肪肝185例(17.55%),无脂肪肝者869例(82.45%);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比较年龄、身高、体质量、BMI、腰围、臀位、腰臀比、空腹血糖等指标水平,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体检人群以50岁以上人群脂肪肝较高,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腰臀比、血糖及血脂等。
关键词:健康体检人群 脂肪肝 危险因素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饮食结构的改变,不少疾病患者数量逐渐提升,比如脂肪肝。而脂肪肝数量占国民肝病排名中次席,其中5~15%患者可能发展至肝硬化,故需引起足够的重视[1]。了解脂肪肝患病危险因素,有助于为制定脂肪肝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本次研究以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本院体检人群1054例为观察对象,分析体检信息,探查脂肪肝患病情况,了解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期间本院体检人群1054例;男534例,女520例,年龄25~86岁,年龄(46.82±15.95)岁。所有体检者临床资料均比较完整,且无精神系统疾病,神志清楚;排除入组前已经确诊的肝脏疾病者;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体检者均通过体格检查采集身高、血压等指标信息;体检前至少8h空腹,抽取外周循环血液样本,检测血糖、血脂等指标;经腹部彩超开展脂肪肝检查。脂肪肝超声诊断标准(1)近场,肝区广泛存在点状高回声,且强于脾肾,少数可见灶性高回声。(2)远场,肝区回声趋于衰减,且散在分布光点。(3)肝区管道比较模糊。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1)脂肪肝检出情况。(2)脂肪肝检出者设为脂肪肝组,未检出脂肪肝者设为非脂肪肝组,两组比较一般信息、体格检查及血液检验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选取SPSS 17.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且开展x2检验,计量资料以(
±s)代表,且行t检验,以P<0.05为数据差异显着,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脂肪肝检出结果
1054例中检查脂肪肝185例(17.55%),无脂肪肝者869例(82.45%)。
2.2 组间体检结果差异
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比较年龄、身高、体质量、BMI、腰围、臀位、腰臀比、空腹血糖等指标水平,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组间体检结果差异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肝脏细胞内脂肪含量约占5%,当女性雌激素分泌异常,或男性高热量饮食[2]等情况时,则可能导致肝细胞内脂肪含量增加。而脂肪代谢的主要场所在肝脏,长时间高脂饮食能够提升肝脏酯化水平,引发肝细胞脂肪变性,导致脂肪肝。不仅如此,超重或肥胖人群胰岛素抵抗发生风险较高,导致肝脏脂质代谢障碍,继续发展,可形成脂肪肝。此外,文献报道[3],体检人群中脂肪肝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血脂、肝功等指标,且脂肪肝患者以中老年人群为主。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1054例体检者中脂肪肝患病率17.55%;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在年龄、身高、体质量及血压等体格检查信息,空腹血糖、血脂、肝功能等检查信息等指标水平,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0岁以上人群中脂肪肝患病率达到50.27%;这表明,健康体检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脂肪肝患病率逐渐增高,且以50岁以上人群脂肪肝发病率最高,而影响脂肪肝患病率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肥胖、血糖、血脂、血压及肝功能等,建议积极原发病,并遵医嘱纠正错误认识,保持良好生活作息习惯,调整饮食习惯,适当运动,减轻体重。
参考文献
[1]余纪会,唐兰,赵文苹,等.重庆地区体检人群脂肪肝与其他常见代谢性疾病患病情况及相关性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9,30(3):87-90.
[2]郝娜,闫宇,肖坤,等.男性脂肪肝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8,34(1):26-29.
[3]王缕,张志红,冯健,等.泸州市某单位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6):1109-1113.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 临床即“亲临病床”之意,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预防和治疗以最大程度上减弱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
学 位: 医学学士、医学硕士、医学博士
学 历: 研究生、本科、专科、中专
学科代码: 1002
二级学科数: 18个
欢迎报考咨询临床医学专业!
上一篇:
CT在乳头状甲状腺结节微小癌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下一篇:
分析甲状腺良性病变超声检查误诊为甲状腺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