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中发挥的作用,促进优服的良性开展,加强护理质量以提高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方法针对我科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住院的1000例患儿,护士转变护理的观念,加强基础护理中人性化服务细节,并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业务素质,持续在病区积极开展全方位优质护理服务。结果患儿身心护理得当,医患间沟通顺畅,儿科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由80%提高至现99%以上。护士素质和工作积极性增加,家属满意率增加。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和实施使护士的护理水平得到充分发挥和自身素质提高,使护理工作机械性操作模式减少,护士良性沟通促进患儿合作性增加,患儿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显著,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医患关系和谐稳定,减少医患矛盾,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关键词:儿科;优质护理服务;意义;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近年来大批独生子女婚后导致“421”家庭结构的出现,小孩在家庭中的关注度极高,同时现阶段社会的发展也促使群众对医院医疗护理质量期望值的飘升,人们对临床儿科医护工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1]。所以,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高临床的护理医疗水平,转变护士旧的思想观念充分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减少医患矛盾的关键,现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服务中,及时调整了护理中的不完善之处,提高了护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2],深受广大家属的认可,促进和谐关系稳定发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统计我科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住院的1000例静脉输液患儿,男孩359例,女孩641例,输液时间3~16d,平均8d。常见疾病有高热、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胃肠炎、过敏性紫癜、荨麻疹及惊厥等。
1.2优质护理实施方法
1.2.1加强儿科护理队伍学习培训:
组织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全员思想统一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人文关怀无死角,强调护士的专科业务培训学习,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和法律知识,学习护患间的沟通技巧。使护士在培训后熟练掌握小儿专科基本知识和技能,加强急诊急救培训,我科在抢救重患时护士为患儿快速建立静脉通路,根据医嘱及时准确应用静脉留置针建立通路给药,迅速给予患者吸氧和吸痰以及及时做好相应的急救应对,做好患儿的急诊急救是抢救重症的关键。
静脉输液过程中的不光有熟练准确的穿刺技巧,还有巡视中的一些知识的讲解,如一些过敏性反应患儿向患儿家属讲解避免接触易发生过敏的物品、食物,讲解哮喘的诱因、治疗过程及预后注意事项,告知家长家庭救治方法,积极指导患儿家属第一时间的正确就治和预后的关键。护士在与患者和家属交流的过程中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保证沟通过程的正常开展。同时,对于年轻的儿科护士,加强“三基”训练,夯实基础护理,确保护理安全,抓细节落实,护理工作无小事常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特别要加强自身心理素质训练和穿刺成功率的培训,以免当孩子出现哭闹时或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倾巢出动人员多时影响护士技术水平发挥,只有过硬的技能和穿刺技术,才能提高家属对护士的信任度,家长不信任是护士护理沟通的最大阻力。目前,让医务人员最纠结的是医疗纠纷,而作为呵护“小皇帝”的医院儿科,在工作中就显得责任难当[3],儿科护士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素质、娴熟的业务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身体素质及强烈的责任感,不断扩充知识和能力方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高要求,全方位为患儿更好的优质服务。
1.2.2加强环境建设营造温馨的就医环境:
病房室内外要求整洁、安静和空气新鲜,注意患者的舒适与安全。保持相对湿度在50%~60%,温度在18~22℃。根据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设置独特的环境,通过质控管理小组不断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督促相关人员改正,人人负责,人人监管,随时对病房及病区的卫生进行监督和告知性配合,使患儿家属自觉的保护环境卫生,建立了自我约束机制,护理人员也加强卫生的清扫,设置防滑标识和安全防护警示,保证患儿的安全,加强病房卫生管理后使病区环境得到了大幅提升。每个病房配有电视机和动漫图书画册让患儿身心愉悦,减轻陌生感,并在房间/走廊的墙壁上贴上卡通人物漫画图案有家的温馨。
1.2.3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
护士要不断学习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提高沟通能力,护士主动上前迎接入院患者询问病情,告知医师,安排病床单元,主动倾听家长的主诉,倾听中尽量满足患者家属的合理要求,并将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服务设施告知患者家属,在医师到来前给患儿测生命体征等,并通过亲切语言、和蔼的微笑、温柔的抚摸动作等使患儿得到安全与亲近感,随时通过护理操作第一时间观察病情变化和心理护理指导。对儿科护理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可以使临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使紧张的护患关系得到明显缓解,使整个科室乃至医院得到持续、良好的发展[4]。
患儿输液过程中是护患之间最好的沟通时间,应鼓励患儿家长多陪伴关心患儿,患儿生病时身心最脆弱,家长的陪伴能够减少患儿的紧张恐惧心理,护士在操作前要尽量与与患儿和家属交流沟通,要鼓励安慰患儿配合护理操作并及时给予表扬,让患儿感觉亲切感,消除他们紧张、恐惧心理。良好的沟通提高了工作质量,达到患儿身心都要健康共同护理的目的。
健康教育指导要要因人、因事而异,根据家属和患儿的年龄以及其他如年龄/文化等灵活的传递给对方,帮助指导家属能够对常见病病因和护理等知识更多了解,学习相关疾病预防的知识,教会患儿和家属怎样做好预防感冒、高热、季节性流感等传染性病症发生,鼓励患儿少量多餐营养均衡,饮食开始要清淡,逐渐调理,增加体质预防为主,出院前给家属我科室联系方式,定期随访以及电话咨询。
2结果
护士素质和工作积极性增加,全院护理技能操作竞赛中获得团体第一的好成绩,医患沟通顺畅,患儿身心都等到护理,静脉穿刺成功率由80%提高至现99%,全年护理无医疗事故发生,家属满意率增加。
3结论
儿科临床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具有较高的满意度[5-10],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和实施使护士的护理水平得到充分发挥和自身素质提高,促进了医患关系和谐,降低了护患纠纷,儿科护士在工作中从点滴抓起,细节上落实人性化护理,和谐的医患关系,良性的沟通促进患儿合作性增加,优质护理的开展使患儿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显著,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使护理工作更加人性化,减少了患儿的不良心理反应,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朱余德.浅析儿科医疗纠纷的成因及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3(26):3514-3515.
[2]逯晓静.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探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8,5(32):153.
[3]黄荣师.儿科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对策[J].青春期健康,2014(20):48.
[4]李梦.浅谈优质儿科护理在避免护患纠纷中的效果[J].特别健康,2018(19):227.
[5]刘莉莉.分析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特别健康,2018(22):223.
[6]谭伟清,甄青莲,朱杏欢.优质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6):833-834.
[7]王斌.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19(11):188.
[8]曹轶红.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9):83.
[9]施颖.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268-269.
[10]吴玉佩.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9,6(24):252.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 临床即“亲临病床”之意,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预防和治疗以最大程度上减弱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
学 位: 医学学士、医学硕士、医学博士
学 历: 研究生、本科、专科、中专
学科代码: 1002
二级学科数: 18个
欢迎报考咨询临床医学专业!
上一篇: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一篇:
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