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以直结肠癌造口患者为例,分析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44例直结肠癌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将患者编入实验组与对照组,保证每组患者人数为72例,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与常规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及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度。结果 护理干预实施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SAS评分差异与SDS评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实施以后,两组患者SAS评分较护理干预实施前有所改善,SDS评分较护理干预实施前有所改善,实验组护理干预实施后的SDS评分与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内差异及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依从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直结肠癌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与焦虑状态,可以为患者的护理依从性的提升提供保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直结肠癌; 心理护理; 临床疗效;
直结肠癌严重威胁人体消化系统的健康。近年来直结肠癌的发病率有所增加。永久性结肠造口是治疗直结肠癌的重要手段,这种治疗方式会给患者的生理结构及患者心理带来一定的冲击[1]。本研究以直结肠癌造口患者为例,分析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44例直肠癌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72名患者,组成实验组,其余72名患者纳入对照组。实验组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在40~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5±3.4)岁,病程在3个月至4年之间,病程平均值为(3.2±0.5)年。对照组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在41~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7±3.2)岁,患者病情在2个月至4年之间,病程平均值为(3.2±0.4)年之间。经检验,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直结肠癌患者造口常规护理,手术之前,护理人员需要检查患者各项身体指标,责任护士需要及时开展术前宣教。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协助麻醉医师开展麻醉,将患者体位调整为仰卧位,手术期间积极配合主刀医师,术后将患者送入专业病房,协助患者完成洗漱、排泄等日常必须活动。
1.2.2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心理干预护理,如在术前护理阶段,护理人员会通过聊天询问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为过于焦虑的患者提供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在健康教育开展期间,护理人员会借助宣传图册讲解直结肠癌健康知识,并向患者介绍主刀医师、麻醉医师及治疗成功史,增进医师与患者之间的了解,消除患者的焦虑。在术后护理阶段,护理人员也会为患者家属提供专业陪护指导,并要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开展个性化护理,术后护理人员也会鼓励患者收听舒缓的音乐,以缓解自身的焦虑心态。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及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度。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20.0软件实施统计学处理,SAS评分与SDS评分为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采用
表示,护理依从度为计数资料,表述方式为数(n)或率(%),组内比较与组间比较均采用检验,如P<0.05,表明组内差异或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的SAS评分与SDS评分
护理干预实施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差异与SDS评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实施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较护理干预实施前均有所改善,实验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内差异与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

2.2 护理依从度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依从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护理依从度
3 讨论
造口外科手术具有控制癌细胞扩散,延长患者生命的作用[2]。患者的心理状态是造口手术的临床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心理护理在直结肠癌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以让患者手术期间处于平稳状态[3]。一些研究者认为,心理护理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抑郁状态与焦虑状态[4]。本研究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观点。
心理护理涉及到了社会家庭干预和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等多种干预手段。此种护理方式可以让造口患者加深对造口外科手术的了解,也可以让患者对医疗活动的陌生感与恐惧感有所降低[5]。对于直结肠癌造口患者而言,此种护理方式可以有效激活患者生理层面的最佳状态。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直结肠癌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与焦虑状态,可以为患者的护理依从性的提升提供保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冷锐,张琴慧.心理护理在直结肠癌患者造口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04):124 127.
[2]朱早香.心理护理在直结肠癌患者造口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9):52 56.
[3]刘蔚枫.结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0):80-81.
[4]沈艳,姜珍娣.直结肠癌造口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6):2488-2489.
[5]王秋英,金艳玲.结肠癌造口术患者的心理分析及临床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04):126-127.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 临床即“亲临病床”之意,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预防和治疗以最大程度上减弱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
学 位: 医学学士、医学硕士、医学博士
学 历: 研究生、本科、专科、中专
学科代码: 1002
二级学科数: 18个
欢迎报考咨询临床医学专业!
上一篇: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消化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下一篇: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合理用药工作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