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比照。方法我院100例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氟哌啶醇组采取氟哌啶醇治疗,帕利哌酮治疗组则采取帕利哌酮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患者PANSS量表分值、认知功能MMSE评分值。结果帕利哌酮治疗组疗效和氟哌啶醇组相当,P>0.05;帕利哌酮治疗组不良反应低于氟哌啶醇组,P<0.05。治疗前氟哌啶醇组、帕利哌酮治疗组PANSS量表分值、认知功能MMSE评分值相近,P>0.05;治疗后帕利哌酮治疗组PANSS量表分值、认知功能MMSE评分值优于氟哌啶醇组,P<0.05。结论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好,且可更好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认知,安全性高。
关键词:帕利哌酮;氟哌啶醇;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效果;比照;
精神分裂症的首选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氟哌啶醇、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有一定疗效[1-2]。但二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存在差异,本研究分析了帕利哌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比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100例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其中,氟哌啶醇组年龄25~56岁,平均(42.21±2.56)岁。男女分别占32例和18例。精神分裂症病程1~12年,平均(9.25±0.25)年。帕利哌酮治疗组年龄25~54岁,平均(42.14±2.11)岁。男女分别占34例和16例。精神分裂症病程1~12年,平均(9.13±2.44)年。氟哌啶醇组、帕利哌酮治疗组资料可比。
1.2方法:
氟哌啶醇组采取氟哌啶醇治疗。每次服用4mg,每天1次,逐渐增加,最高控制在20mg以内,治疗16周。帕利哌酮治疗组则采取帕利哌酮治疗。帕利哌酮每次是3mg,每天1次,逐渐增加,最高控制在12mg以内。每天1次,治疗16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疾病疗效;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患者PANSS量表分值、认知功能MMSE评分值。显效:PANSS评分值降低50%以上,症状体征消失;有效:PANSS评分值降低25%~50%;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3]。
1.4统计学处理:
SPSS24.0软件实施χ2、t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效果:
帕利哌酮治疗组疗效和氟哌啶醇组相当,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
帕利哌酮治疗组不良反应低于氟哌啶醇组,P<0.05。帕利哌酮治疗组不良反应有1例头晕,2例失眠。而氟哌啶醇组的不良反应有5例闭经,4例失眠,3例低血压和2例头疼。
表1两组疗效比较

2.3两组PANSS量表分值、认知功能MMSE评分值比较:
治疗前氟哌啶醇组、帕利哌酮治疗组PANSS量表分值、认知功能MMSE评分值相近,P>0.05;治疗后帕利哌酮治疗组PANSS量表分值、认知功能MMSE评分值优于氟哌啶醇组,P<0.05。见表2。
表2治疗前后PANSS量表分值、认知功能MMSE评分值比较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严重的精神障碍。该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与家族史,心理,环境和疾病有关[4-5]。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许多障碍,如思维和情绪,他们与心理活动不协调。如果没有合理的干预,它将对患者的认知造成损害,降低其认知功能并增加家庭负担[6-8]。近年来,精神分裂症治疗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氟哌啶醇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有一定效果,而帕利哌酮为非典型抗精神病新药物,其可双向调节DA能神经系统,稳定DA递质,可对5-HT2A受体以及D2受体激动进行拮抗而有效改善病情。在安全性方面,帕利哌酮安全性更高,其可更好减少失眠、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帕利哌酮治疗组疗效和氟哌啶醇组相当,P>0.05;帕利哌酮治疗组不良反应低于氟哌啶醇组,P<0.05。治疗前氟哌啶醇组、帕利哌酮治疗组PANSS量表分值、认知功能MMSE评分值相近,P>0.05;治疗后帕利哌酮治疗组PANSS量表分值、认知功能MMSE评分值优于氟哌啶醇组,P<0.05。
综上所述,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好,且可更好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认知,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刘欢欢,李淑英.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疗效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85-86.
[2]刘娜,马闯胜,杨靖等.哌罗匹隆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2):63-65.
[3]廖更生.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对照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5):911-912.
[4]傅勇辉.小剂量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26):130-131.
[5]孙文文,程宇琪,陈娴瑜,等.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4):126-130.
[6]张建昌,韩晓丽.清肝镇心泻狂汤联合氯丙嗪及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3):32-33.
[7]宋国华,杨剑虹,卢桂华等.棕榈酸帕利哌酮与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J].医药导报,2016,35(10):1072-1075.
[8]何兆宇,吴胜,赵新民等.2种帕利哌酮制剂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药房,2017,28(8):1080-1084.
[9]李晓莉.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2017,7(28):203.
[10]王健,周雪丽,刘伟等.棕榈酸帕利哌酮与利培酮微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12):1124-1126.
临床医学(英语:Clinical Medicine)主要是根据基础医学的基础,对病患的问题(有关身体或心理的疑问、不适或疾病)加以诊断、治疗的学科。
临床医学的内容极为广泛,分类也有多种方法。 以内涵而言,涵盖了临床诊断学、临床治疗学等。 以所处理对象、方法或器官系统的不同,也可区分成各个临床学科,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小儿科学、精神医学、神经科学、泌尿科学、 皮肤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康复医学、麻醉学、骨科学、放射科学、急诊科学等等,但以上的分类并不是统一的分类,可因各地或各医疗机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区分方式。
更广而言之,对象是病患(人)的学科,即可加上临床两字,如临床药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均可归类于临床医学相关的学门。
欢迎联系我们报考临床医学专业。
上一篇:
新活素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患者尿量BUN探讨
下一篇:
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在尿液隐血检验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