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系统心理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共选择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系统心理护理模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PANSS评分,调查护理满意度并经1年随访统计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护理后的PANSS评分差异显著(P<0.05);②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1年随访发现,研究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系统心理护理模式,效果满意,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系统心理护理模式;应用价值;
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笔者选择10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探讨观察了系统心理护理模式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价值,现在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共选择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有50例。所有病例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均处于康复期,能够正常交流,排除合并有脑器质性病变及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对照组:31例男性、19例女性,最小23岁,最大56岁,平均年龄(41.5±5.87)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6.1±1.07)年。研究组:28例男性、22例女性,最小21岁,最大59岁,平均年龄(42.9±5.93)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5.9±1.35)年。客观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分组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按照常规护理流程开展护理工作,研究组采用系统心理护理模式,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护理干预:(1)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一般情况下,精神分裂症患者意识清楚,智能良好,戒备心强,不愿暴露自己的思维内容,对此,护士应重视心理干预,护理时,面带微笑,热情主动,保持诚恳的态度,详细介绍病房环境及相关制度,采用合适的表达手段,关心患者日常生活,充分尊重患者,包容病态行为,做到从内心真正接纳患者,对工作负责认真,尽量满足患者合理需求,获取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掌握沟通技巧。心理护理中,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沟通技巧,耐心倾听患者诉说,鼓励患者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感受,谈谈自己的思想感悟,切勿做冲动行为,通过行为约定等方式,与患者达成共识,有助于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同时,倾听过程中,不得打断患者,并适当回应,切勿指责、说教或者是否定。(3)帮助患者重建生活信心。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慢慢恢复,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如焦虑、不安、自卑等,渐渐丧失生活的信心,此时,护士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叮嘱患者坚持用药,预防复发,引导患者思考社会问题,解决心理问题,包括工作、学习、家庭及婚姻等多方面,向患者介绍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知识,说明发作行为是疾病症状,并非本人所为,给予患者强有力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重建生活信心,保持最佳身心状态,回归社会。
1.3观察指标:
(1)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1]评价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症状,包括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明显。(2)以患者及家属为对象,调查护理满意度,实行百分制,60~100分表示满意,0~59分表明不满意。(3)经1年随访,统计患者复发情况。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0软件处理研究数据,t值和χ2值分别检验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检验值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PANSS评分:
两组患者PANSS评分比较,护理前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PANSS评分

2.2护理满意度及复发情况:
调查统计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复发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复发情况[n(%)]
3讨论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指一组病因尚不明确的重性精神病,大部分患者在青壮年缓慢或者亚急性起病,病程迁延,容易反复发作。康复期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最后阶段,此阶段患者开始恢复自知力,意识到自己的疾病,然而,即将出院重新面对社会,心中难免有所顾虑,部分患者不敢迎接以后的人生,心理脆弱,甚至伴有自杀倾向[2]。对此,精神分裂症康复阶段,需加强心理疏导。系统心理护理模式,护理工作中,护士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采取一系列可行的途径及技术,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达到治疗目的的心理干预方案[3]。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系统心理护理模式,根据疾病特点与个体差异,加强心理疏导,建立与患者间的良好护患关系,熟练掌握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调整患者认知及情绪状况,改善负面情绪,解决患者的困扰,协调人际关系,增强患者心理适应性,重新建立回归社会的信心,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总之,系统心理护理模式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价值高,可推广至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吕文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系统心理护理模式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1):150.
[2]张波.系统的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4):102-104.
[3]缪忠凤,崔海燕.系统的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1):1439-1440.
临床医学(英语:Clinical Medicine)主要是根据基础医学的基础,对病患的问题(有关身体或心理的疑问、不适或疾病)加以诊断、治疗的学科。
临床医学的内容极为广泛,分类也有多种方法。 以内涵而言,涵盖了临床诊断学、临床治疗学等。 以所处理对象、方法或器官系统的不同,也可区分成各个临床学科,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小儿科学、精神医学、神经科学、泌尿科学、 皮肤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康复医学、麻醉学、骨科学、放射科学、急诊科学等等,但以上的分类并不是统一的分类,可因各地或各医疗机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区分方式。
更广而言之,对象是病患(人)的学科,即可加上临床两字,如临床药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均可归类于临床医学相关的学门。
欢迎联系我们报考临床医学专业。
上一篇:
宫腔镜检查指导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效果观察
下一篇:
脑血栓护理中细节护理的应用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