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与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胃溃疡患者,并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予以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对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予以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75.56%,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3.33%(P<0.05);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15.32±1.54)分,低于观察组患者的(23.19±1.13)分(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11%、8.8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P>0.05)。结论与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相比,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可使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关键词: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阿莫西林;胃溃疡;临床效果;
胃溃疡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且多发的消化内科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黏膜损害且黏膜肌层以下穿透,以腹部饱胀与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胃溃疡的致病因素十分复杂,相关研究表明,主要是因为胃壁黏膜受损、胃酸分泌较多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发。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通常采用抗菌类药物和质子泵抑制剂结合治疗,且不同类型的质子泵抑制剂所得到的临床治疗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探究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与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对比,本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胃溃疡患者,并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一组予以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另一组予以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对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予以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胃溃疡患者,并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5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最小26岁,年龄最大69岁,平均年龄(45.26±2.45)岁;最短溃疡直径5mm,最长溃疡直径20mm,平均溃疡直径(8.26±2.46)mm。观察组45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最小27岁,年龄最大70岁,平均年龄(45.36±2.54)岁;最短溃疡直径6mm,最长溃疡直径22mm,平均溃疡直径(8.45±2.63)mm。两组患者溃疡直径等基本资料的对比(P>0.05)。
1.2方法
1.2.1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
对照组实施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口服阿莫西林(生产企业:昆明贝克诺顿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3020867),每次0.5g,每天两次;治疗早期采用40mg的奥美拉唑(生产企业:海南葫芦娃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034)与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2次,治疗7天后倘若患者没有显著溃疡出血的情况,可改为奥美拉唑肠溶片(生产企业: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4871)口服治疗,每次20mg,每天1次,口治疗4周为1个疗程。
1.2.2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
观察组实施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口服阿莫西林,每次0.5g,每天2次;采用40mg泮托拉唑(生产企业:武汉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3405)与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2次,治疗7d后倘若没有显著溃疡出血的情况,可改为口服泮托钠肠溶片(生产企业:TakedaGmbH,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60486)拉唑治疗,每次40mg,每天1次,口治疗4周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QOL-100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予以评定,满分25分,分数越大,说明生活质量越高)与不良反应(包括腹泻、头痛以及腹胀等)情况予以统计。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表示患者治疗后镜检显示溃疡消失超过90%,并且周围炎症基本消除;有效表示治疗后镜检显示溃疡面积缩小50%~90%,但周围依然有炎症存在;无效表示溃疡面积缩小不足50%,甚至有增大的情况出现,炎症没有显著变化或有加重的情况。
1.5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的所有数据都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如生活质量评分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如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表示用%、χ2检验,P不超过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75.56%,其中显效22例,有效12例;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3.33%,其中显效27例,有效15例,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
2.2分析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5.32±1.54)分、(23.19±1.13)分,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t=27.6391,P=0.0000)。
2.3分析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见表1。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5例不良反应,分别为腹泻3例,头痛2例,发生率11.11%;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4例不良反应,分别为腹泻1例,头痛1例,腹胀2例,发生率8.8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P>0.05)。
表1分析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n(%)]
3讨论
胃溃疡是临床消化内科一种常见疾病,复发率较高,根治难度较大,临床上通常选择保护胃黏膜、根除幽门螺杆菌以及抑酸等方法治疗,且主要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此类药物属于苯丙咪唑类衍生物,特异性显著,可以在H -K -ATP酶上发挥作用,以此实现较高的治疗胃溃疡效果。
奥美拉唑属于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在1982年应用于临床,且可以对不同因素引发的胃酸分泌进行抑制,而阿莫西林可以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抑制,二者结合治疗胃溃疡,可使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但奥美拉唑在胃酸细胞成分中产生的黄次磺胺较迅速,药物稳定性不高。泮托拉唑属于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于苯丙咪唑环和吡啶环上的取代基因与奥美拉唑不同,促使其选择性与差异性较强。并且此药物在强酸环境下的活化速度较快,药效十分明显,对细胞壁H -K -ATP酶的选择性较强,可以对胃酸分泌有效抑制。因此,泮托拉唑不会抑制或诱导肝细胞色素P50酶活性,进而对其他药物代谢没有显著影响,防止了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促使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阿莫西林的基础,泮托拉唑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高于奥美拉唑,且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较少,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总而言之,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对胃溃疡治疗,可使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还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参考文献
[1]段文杰.探讨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1):100-101.
[2]张志华.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7):134-135.
[3]王峰,杨秀芳.胃溃疡应用阿莫西林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7,15(1):50-51.
[4]周丽彬.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4):76-77.
[5]冯桂莉,蒋德涛,周庆华.比较艾司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6):118-118.
[6]胡凤艳.比较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7):46-47.
[7]刘健.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1):180-181.
临床医学(英语:Clinical Medicine)主要是根据基础医学的基础,对病患的问题(有关身体或心理的疑问、不适或疾病)加以诊断、治疗的学科。
临床医学的内容极为广泛,分类也有多种方法。 以内涵而言,涵盖了临床诊断学、临床治疗学等。 以所处理对象、方法或器官系统的不同,也可区分成各个临床学科,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小儿科学、精神医学、神经科学、泌尿科学、 皮肤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康复医学、麻醉学、骨科学、放射科学、急诊科学等等,但以上的分类并不是统一的分类,可因各地或各医疗机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区分方式。
更广而言之,对象是病患(人)的学科,即可加上临床两字,如临床药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均可归类于临床医学相关的学门。
欢迎联系我们报考临床医学专业。
上一篇:
大剂量氨溴索在重症肺炎集束化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下一篇:
胆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