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arteryembolization,BAE)治疗咯血后不同护理方法下并发症发生有无差异。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咯血患者为对象,均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有效治疗,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日常基础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应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后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咯血;护理方法;
咳血出现的原因主要是肺脏位置病变,患者90%咳血来自支气管循环,发病原因多为支气管扩张以及肺结核,对患者生命造成一定的威胁。咯血治疗主要是通过介入手术以及药物控制,但是药物控制治疗周期较长,手术治疗在临床使用较多,因此对护理提出了更加标准且严格的要求,需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护理质量[1]。本文对部分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的护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为(46.21±13.67)岁;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为(466.32±13.56)岁。入组标准:两组患者全身无其他系统性疾病,并在了解实验基本信息后,签署研究同意书。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咯血量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在BAE手术后遵医嘱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以及用药方面护理。观察组上述护理基础上增加全面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
1.2.1术前护理:
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前需要对患者基本信息进行分析,并对患者心理情况进行评估严密观察患者在治疗中的症状,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如患者出现咳血情况,指导患者将头偏向一侧位置,防止出现窒息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因心理暗示原因呼吸受到影响,护理人员需及时发现患者呼吸方面问题,并指导指导患者采用科学的呼吸方式[2]。同时对患者进行抗生素、碘等药物过敏测试,防止出现过敏反应。患者因为咳血可能出现紧张的心理,护理人员应该将患者的不良情绪践行引导,采用更加温和的语气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疏导,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患者可以以更加平和的心态接受手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1.2.2术中护理:
手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医师进行配合,患者如在手术中出现低温等情况,及时进行保暖护理严密监控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时做好吸痰等各项准备工作,尽可能对患者的情绪进行安抚,保证患者在手术中各项情绪的平稳[3]。
1.2.3术后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咯血情况、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及血肿形成手术后对病房环境进行检查,尽量将设备仪器声音调至最小,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修养环境;观察栓塞的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悸、胸闷、胸痛、咽下疼痛,护士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并安慰患者,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可逐渐缓解;注意有无脊髓动脉损伤,手术后为患者提供相应的肢体按摩,在按摩的过程中对患者肢体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发现异常立即护士应观察患者有无上肢麻木、下肢无力、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报告医师作相应的紧急处理,并加强心理疏导;观察预防肺部感染、肺水肿术后应观察患者呼吸、痰量及颜色的变化,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并根据病情注意观察输液量及速度,防止肺水肿的发生。患者在手术之后需采用平卧的方式休息24h,科学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加强对患者心电监护,保持呼吸畅通。在患者可进食后,指导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术后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的时间、种类及严重程度,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无差异,统计分析主要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发热、腹痛。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表示,P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是临床经常使用的手术方法,该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的特点,一旦手术成功咳血情况可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该手术对于护理的质量要求较高,需要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发生[5]。本研究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P<0.05。通过综合护理方式,将护理延伸至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给予患者更加充分的护理,制定全面的护理措施,及时发现患者在治疗中的不适反应,并且对患者心理进行干预,防止不良情绪对治疗的影响,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防止出现并发症。
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前、术中及术后过程中开展综合护理服务非常重要,舒适、安静的病房及手术间环境,能最大程度减少患者对手术的烦躁和恐惧情绪。以平静、亲和的口气指导患者正确配合治疗,对患者进行射线的正确及最大防护;注重手术前后的细节方面管理,在任何时候强调一切工作都处在即将开始的状态,“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个体化、综合护理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一定程度消除了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紧张、恐惧及焦虑的心理,使其能更加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及术后护理工作,从而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的精神及肉体康复。同时通过观察对比研究也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针对性开展一系列护士的优质护理服务培训、讲座,制定规范的、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总结整改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使我们的优质综合护理工作能够在介入手术中真正体现其重要性及必要性。
综上所述,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后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郑禾,杨露,鞠林芹.支气管动脉栓塞配合全程优质护理对大咯血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0):17-20.
[2]陈涛.支气管扩张大咯血介入止血的护理方法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2):173-174.
[3]杨继芳.肺结核大咯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6):106-108.
[4]罗永丽.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咳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3):51-52.
[5]谭玉波.探讨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大咯血患者的护理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8):228-229.
临床医学(英语:Clinical Medicine)主要是根据基础医学的基础,对病患的问题(有关身体或心理的疑问、不适或疾病)加以诊断、治疗的学科。
临床医学的内容极为广泛,分类也有多种方法。 以内涵而言,涵盖了临床诊断学、临床治疗学等。 以所处理对象、方法或器官系统的不同,也可区分成各个临床学科,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小儿科学、精神医学、神经科学、泌尿科学、 皮肤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康复医学、麻醉学、骨科学、放射科学、急诊科学等等,但以上的分类并不是统一的分类,可因各地或各医疗机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区分方式。
更广而言之,对象是病患(人)的学科,即可加上临床两字,如临床药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均可归类于临床医学相关的学门。
欢迎联系我们报考临床医学专业。
上一篇:
幽门螺旋菌感染相关消化性溃疡的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下一篇:
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药理研究